焦点快看:移情于物是表现手法吗_移情于物
1、【移情于物的作用】 “移情作用”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,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。
(资料图)
2、这是一个极普遍的经验。
3、自己欢喜时,大地山河都带笑;自己悲伤时,风云花鸟都凝愁。
4、 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。
5、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,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。
6、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,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。
7、所谓美感经验,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,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。
8、 姑且先说欣赏自然美。
9、比如我在观赏一棵古松,古松的形象引起清风亮节的类似联想。
10、我忘记古松和我是两件事,我就于无意之中把这种清风亮节的气概移置到古松上面去。
11、同时我又不知不觉地受古松的这种性格影响,自己也振作起来。
12、所以古松俨然变成一个人,人也俨然变成一棵古松论述类文本阅读“移情作用”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论述类文本阅读“移情作用”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。
13、真正的美感经验都是如此,都要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,我们根本就不分辨所生的情感到底是属于我还是属于物的。
14、 再比如说书法。
15、其实书法可列于艺术,是无可置疑的。
16、他可以表现性格和情趣。
17、颜鲁公的字就像颜鲁公,赵孟頫的字就像赵孟頫。
18、横直钩点等等笔划原来是墨涂的痕迹,但是在名家书法中我们常觉到“骨力”“姿态”“神韵”和“气魄”论述类文本阅读“移情作用”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文章论述类文本阅读“移情作用”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。
19、 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“宇宙的人情化”,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,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。
20、从理智观点看,移情作用是一种错觉。
21、但是如果把它勾销,不但艺术无由产生,即宗教也无由出现。
22、艺术和宗教都是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,把人和物的距离以及人和神的距离都缩小。
23、它们都带有若干神秘主义的色彩。
24、所谓神秘主义其实并没有什么神秘,不过是在寻常事物之中见出不寻常的意义。
25、美感经验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,我们可以从这个前提中抽出两个结论: 一、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。
26、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,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。
27、比如一朵含露的花,在这个人看来只是一朵平常的花,在另一个人看或以为它能象征人生和宇宙的妙谛。
28、我们可以说,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。
29、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。
30、 二、人不但移情于物,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,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论述类文本阅读“移情作用”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