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4月进出口数据点评:“新旧”动能切换下的贸易结构分化 当前简讯
2023 年4 月,中国出口增速(以美元计价)同比8.5%,预期值6.4%,较前值回落6.3 个百分点;进口增速(以美元计价)同比-7.9%,预期值-0.1%,较前值下滑6.5 个百分点,贸易差额902.1 亿美元。出口强、进口弱的贸易结构分化延续,对此我们认为:
(相关资料图)
整体来看,前期疫情积压的订单或已释放完毕。一季度中国出口的韧性部分源自于前期积压订单的释放,这一定程度上抬高了3 月基数。4 月进出口环比增速均处于历史低位。结合PMI 出口新订单回落,或表明前期积压订单的已基本释放完毕。
出口来看,“新旧”动能的切换继续演绎。
产品结构而言,拉动核心由传统电子链条转移至汽车船舶等“新”产品。机电类产品出口继续保持高增走势,是本期出口的核心拉动。但机电内部出口结构继续分化,汽车船舶等“新”产品继续保持强动能,手机电脑等传统消费电子仍是明显拖累。
经济体结构而言,新兴经济体仍是中国出口韧性的主要支撑。中国出口的“旧”动能正逐步退坡,本期美国、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对总出口仍是负贡献。而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动能支撑继续演绎,以俄罗斯、东盟为代表的亚非拉国家继续对中国出口形成主要拉动。
进口来看,持续回落或同样源自于动能切换。
产品结构而言,能源机电是本期进口下滑的主因,但主导因素不尽相同。价格因素是能源进口下滑的主要原因,国际油价的高基数和后续回落是核心解释。集成电路是机电进口的主要拖累,其下滑同时来自于进口数量和价格下降,但数量是主要解释因素。
经济体结构而言,对日韩和中国台湾等“旧”动能的需求下滑是进口回落的主要原因。中国对日韩和中国台湾的进口规模持续下滑。4 月中国对其进口下滑累计拖累总进口5.56 个百分点,贡献度超过70%。
中国贸易“新旧”动能的切换,或内生推动了中国进口的结构性调整。
中国贸易“新旧”动能的切换或带来出口的结构韧性。在全球经济趋势下行环境下,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较发达经济体保持了有力韧性,结合中国去年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中国式外交的推进。中国对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循环可能成为结构性亮点,中国贸易“新旧”动能的切换或为出口带来了一定的结构韧性。
风险提示:疫情不确定性风险,地缘政治风险,经济下行风险。
标签: